民进抚顺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基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2024年起开始逐步推进。今年,我们将着力从建立四个“共同体”进一步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预计在2025年底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如下。
一、建立责任共同体
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组建由县委领导、政府主导的抚顺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机制,由编办、人社、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共同组成。明确推进机制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和决策流程,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召集人由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对医共体建设工作定期调度,部门协同发力,形成全县合力,共同推进医共体建设。
2.合理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依据我县有县无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县域内人口较少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紧密型医共体。成立由抚顺县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县中医院和各基层卫生院、卫生室为组成单位的医共体总院。医共体总院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最大程度整合各成员单位的医疗资源,发挥医共体医疗资源的最大合力。
二、建立管理共同体
3.完善医共体决策机制。由县卫健局局长、党组书记任医共体党委书记,由县牵头医院院长任医共体总院院长。理顺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程序,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制定医共体章程、权责清单、绩效评价考核方案等文件规范,组建清晰合理的县域医共体治理架构。
4.统筹医共体内部管理。县编办、人社、卫健等相关部门,共同赋予医共体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权、分配权,将人、财、物、事、绩、管等全部由医共体总院统筹管理。成立医共体总院行政、财务、人事、医疗质量、药事(器械)、医保、信息、公共卫生、后勤保障等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制定《抚顺县医共体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财务管理模式和制度,由牵头医院建立财务统一管理中心,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集中核算。制定《医共体内药品耗材统一管理制度》,实行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加强对基本药物使用的监管,促进合理用药,建立县乡统一的药品目录。
三、服务共同体
5.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根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制定《医共体转诊管理办法》,明确向上、下级医院转诊的疾病诊疗目录和工作流程。牵头医院独立建设县域内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等临床服务中心建设。借助地理位置优势,与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抚顺市中心医院签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诊急救等合作协议,为双向转诊资源配置提供保障。
6.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在今年重点建设统一的县域医共体内信息系统,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医共体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共享,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账、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逐步实现对医疗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一体化支撑,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全方位医疗服务。
7.促进医防融合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对医共体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下派人员到乡镇共同参与医共体管理和服务。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重点人群实施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
建立利益共同体
8.建立收入统一管理机制。继续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予以支持。由医共体总院统一管理和分配资金,落实“两个允许”,统筹平衡县乡两级绩效工资水平,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
9.推进医保管理改革。在市医保部门的政策支持下,探索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制度,完善结余留用机制。推进县级医院继续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者按病种分值付费,继续落实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医保部门制定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的政策。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措施的推进和落实,我县将在2025年底前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明显提升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健康辽宁、健康抚顺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对基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